广西南宁原创跨年大展《意象》开展 开启民族美学寻美之旅******
中新网南宁12月30日电 (杨陈 张璐瑶)广西南宁博物馆历时两年多精心打造的原创跨年大展《意象——中国西南少数民族服饰审美及其当代重塑展》30日正式面向公众开放,带领观众开启民族美学寻美之旅。
展名“意象”,取自中国传统美学中“美在意象”的观点。展览共分“天·人”“象·意”“约·繁”“常·易”四个部分,通过甄选的65件(套)民族服饰以及各民族制作服装的原料器具,展示少数民族“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美学意蕴,探索少数民族文化交流与融合的可能性,讨论民族美学与现代审美的关联,启发更多人在弘扬民族美学的道路上守正创新、赓续民族文化。
展览不仅在内容设计上独具匠心,在展陈设计上也做出了创新。展标的设计来源于万花筒的图形构成创意,用万花筒对称排列成新的视觉图案,交织出西南少数民族服饰追求意象美的生活美学。展标上的四个图案,是展览四个部分的代表性图案的变形。
展览空间采用了艺术装置与陈列并行的方式,将场景、设计、文字、展品融为一体,将少数民族生活的环境、节日的场景、服饰的色彩与纹饰一一解构重塑,融入到展厅的艺术装置当中来阐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从多种全新的视觉角度向观众呈现民族服饰之美。
据悉,本次展览中的最后一件展品,是由意大利著名设计师Giancarlo Mossi Borella专门为本次展览设计制作。他从中国西南少数民族服饰元素中获得灵感,结合西方时尚艺术进行创新。希望通过这样一件既引领现代审美潮流又具有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内涵的服饰,引起人们对于民族美学如何在当代进行重塑的思考。
本次展览由南宁市博物馆、广西壮锦博物馆、南宁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广西金壮锦文化投资有限公司协办。开展期间,南宁博物馆还推出了研学课程、展览配套研学折页等宣传教育活动,丰富观众的看展体验。(完)
多地发挥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作用 保障偏远山区群众就医需求****** 央视网消息:春节临近,随着人员流动的不断增多,给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带来挑战。这两天,浙江、陕西、河南多地发挥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作用,推动医疗资源下沉进农村、进社区,保障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这两天,浙江衢州开化县的流动巡回诊疗车成为了流动“发热诊室”穿梭在大山里,为山区群众提供慢性病医疗、发热症状诊疗及配药服务。在石门村,村民们正在接受医生看病、检查、配药等一站式医疗卫生服务。 对于行动不便的村民,治疗小分队提供上门送医送药。目前,开化全县四辆医疗巡回车发车频率从原来的每周三次调整为每天一次,有效缓解了山区群众看病难的问题。 连日来,陕西延安延川县统筹资源,调配医疗药品物资,出动13辆“流动医院”车,由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和各镇街村医为基层群众送医送药,打通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最后一公里”。 河南鹤壁充分发挥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作用,将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孕产妇、孤寡老人等纳入重点防护对象,发动全市380支家庭签约医生队伍,积极开展下沉入户走访巡诊。不久前,鹤壁市石林镇卫生院医师苏海风就和村医一起,来到中石林村李春云家,为她进行了一系列细致的检查服务。
|